2023年7月23日,大暑夏正浓,老北京暑伏天怎么过?
发布时间:
2023-07-22 21:31
月坠西楼夜影空,透帘穿幕达房栊。 流光堪在珠玑列,为火不生榆柳中。
一一照通黄卷字,轻轻化出绿芜丛。 欲知应候何时节,六月初迎大暑风。
——唐朝 徐夤
7月21日中伏,7月23日大暑,一年中炎热的时候,悄然来到,
夏夜的流萤,是记忆里柔软的梦。
当风吹动了时间,时空流转到北京大暑的曾经:
吃冰、玩什刹海,炸酱面,七月流火,夏风锦绣,
生活在四九城的人们,尽享人间欢喜。
01 圣旨到,皇上赐冰啦
竹深留客处,荷净纳凉时。公子调冰水,佳人雪藕丝。——唐朝 杜甫
如今夏天吃冰再普通不过,但在没有冰箱的古代,这件享受,却是难得又精致。
在故宫太后太妃养老的慈宁宫附近,有座低矮阴暗、深邃神秘的老屋,室温常年保持在零度左右,
入伏大暑时分,曾格外热闹。这,就是故宫的皇家冰窖。
清朝隆冬,护城河冰冻三尺,采冰工到河流深处把冰块采下,裁成大方砖形状,
送到皇宫王府等专属冰窖存储。普遍百姓,根本没有使用资格。
大暑,或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,皇帝不但和嫔妃共同享冰品,
也把皇家冰窖的珍藏,赏赐给王公大臣,有时,还会举办郑重的仪式。
数十座冰窖曾遍布京城各地,
但如今仅三处保留:故宫冰窖、雪池冰窖、恭俭冰窖,
大多数只有地名,如冰窖口胡同,留下历史的记忆。
02 游什刹海 尝尝鲜莲蓬
城中第一佳山水,世上几多闲岁华——明朝 李东阳
什刹海,七月流火。阳光在水面安安静静地摇曳,
满池的荷花盈盈一笑,仿佛又回到了百年前的夏天,水月连天,波光潋滟。
百年前的暑伏时节,
无论贵族还是苦力,都会云集在清凉宜人的什刹海。
文人墨客在湖心岛赏莲花远眺西山,底层平民听听小曲,逛逛河沿,
花几个小钱,便可以从小贩篮子里,拖出一大根嫩绿的莲蓬,
咬上一大口,清爽又新鲜!
03 吃面再吃面,简单过夏天
炸酱面虽只一小碗,七碟八碗是面码儿。——老北京民谣
暑伏烦热,没胃口,不想做饭?
老北京胡同暑伏日的美食地标,是大海碗里满满的炸酱面。
蔬菜五彩缤纷,五花肉丁肥瘦各半,煮熟过凉水,滴醋放大蒜,
明媚柔韧,浓浓酱香,拌!
当然,北京度夏面食绝不止这一种,打卤面茄子面麻酱凉面,有凉有热,卤汁口味纷繁。
天气要是还是热得受不了再熬上一大锅酸梅汤,质朴自然、清凉沁甜。
水清莲动微风起,凭轩阅卷墨清香,美食清烦暑,无上清与凉。
如果您仍然意犹未尽,敬请前来玉林烤鸭。
从1993年盛夏开业至今,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断努力,
使用新鲜时令食材烹制菜品,千年鲁菜精髓,传承和创新从未间断。
经典北京烤鸭,传统葱烧海参,获奖炸烹虾肉、扒牛肉条,
潮流美蛙鱼头锅,宫保大虾球,甭管您是来自天南地北,
都会在厚厚菜单上找到自己的喜欢的那道菜。
咱老北京人最注重待客之道,讲规矩,懂礼节,心豁达。
来了您呐,里面请!保您吃得开心,有里又有面儿!